
CAI Innova 1512 光聲分析儀的維修與保養需要結合儀器特性和操作規范,以下是基于技術文檔及實際維護經驗的詳細指南:
一、日常維護與檢查
外觀與連接
清潔:使用干燥軟布擦拭外殼,避免液體滲入接口。光學窗口若有可見污漬,需聯系專業人員使用光譜級乙醇(分析純)和無塵棉簽輕柔清潔。
氣路檢查:定期檢查進氣、出氣管路是否彎折、堵塞或泄漏。更換進氣口的顆粒物過濾器(建議每 1-3 個月或根據使用環境縮短周期),防止灰塵污染光學腔。
電源與線纜:確保電源線連接牢固,檢查保險絲(位于儀器后部或電源入口)是否熔斷,更換時需使用同規格保險絲。
運行環境監測
保持環境溫度穩定(建議 20-25℃),濕度在 40%-70% 范圍內,避免陽光直射和強振動。
若測量腐蝕性氣體,需在采樣前安裝合適的預處理裝置,防止氣路和傳感器受損。
二、定期保養(建議每 6-12 個月)
氣路系統維護
氣密性測試:封住進氣口,啟動采樣泵,觀察流量是否迅速降至零,以排查泄漏。
采樣泵檢查:泵運轉聲音是否異常,使用外部校準流量計檢測實際流量(通常為 0.5 L/min)。若流量不足,可能需更換泵膜片或整個泵模塊。
光學與聲學系統維護
光源檢查:目視紅外光源燈絲是否斷裂,用萬用表測量電阻(通常為幾歐姆到幾十歐姆)。光源壽命通常為數年,老化后需更換并重新校準。
麥克風性能測試:通過示波器檢測麥克風放大器輸出信號,若信號異常或噪聲過大,可能需更換麥克風模塊(需專業工具和軟件)。
電路與電子元件
檢查電路板是否有燒焦痕跡、電容鼓包或芯片開裂,清潔接插件氧化層。
測量電源模塊輸出電壓(如 ±15V、±5V、24V)是否穩定,異常時需更換電源板。
三、校準流程與操作
校準前準備
標準氣體:使用高純氮氣(零氣)和已知濃度的標準氣體(如 SF?、CO?),確保氣體證書在有效期內。
環境條件:校準前需預熱儀器 30 分鐘以上,保持環境溫濕度穩定。
零點與跨度校準
零點校準:通入高純氮氣,通過儀器菜單執行零點校準程序,確保讀數穩定在零附近。
跨度校準:通入標準氣體,使用儀器內置的 CaliCalc 軟件進行單點或多點校準,建立校準曲線。若更換光源或麥克風,需重新進行光路對準和系統標定。
壓力傳感器校準(可選)
使用高精度標準壓力源(如活塞式壓力計)和數據采集設備,在 0%、25%、50%、75%、100% 量程點進行加載和卸載測試,記錄輸出值并計算誤差。校準需由專業人員操作,確保標準器精度優于傳感器 3 倍以上。
四、常見故障排查與處理
故障現象可能原因解決方法
儀器不通電電源開關故障、保險絲熔斷、電源模塊損壞檢查電源開關和保險絲,更換同規格保險絲;若無效,聯系技術支持檢修電源板。
開機報錯(如 Lamp Fault、Detector Error)光源損壞、麥克風故障、板卡接觸不良更換光源模塊;重新拔插內部板卡連接器,若仍報錯需專業診斷。
測量值漂移或噪聲大光學腔污染、氣路泄漏、環境干擾清潔光學腔(需專業人員);檢查氣路氣密性;將儀器移至無振動、電磁干擾的位置。
讀數為零或滿量程氣路堵塞、光源熄滅、校準數據丟失檢查過濾器和管路;更換光源;重新執行零點和跨度校準。
五、專業維修與備件更換
核心部件維修
光學腔清潔:需拆卸光聲池,使用高純氮氣吹掃灰塵,必要時用乙醇擦拭窗口。操作需極度小心,避免劃傷光學表面。
麥克風與檢測器:若檢測到麥克風信號異常或檢測器失效,需由技術人員使用專用設備測試并更換。
備件更換指南
光源模塊:更換后需重新校準,建議使用原廠配件以確保兼容性。
泵膜片與閥門:屬于易損件,根據使用頻率每 6-12 個月更換,更換后需測試流量穩定性。
電路板與傳感器:如壓力傳感器、流量傳感器故障,需聯系 CAI 或授權服務中心提供定制化維修。
六、安全與合規性
操作安全
儀器內部有高壓部件,非專業人員切勿擅自開箱。維修前需斷開電源并等待 5 分鐘以上放電。
若測量有毒或可燃氣體,維修前需吹掃氣路,并確保操作環境通風良好。
合規性維護
校準需使用可溯源的標準氣體,并保留校準記錄以備計量認證檢查。
長期未使用的儀器重新啟用前,需全面檢查氣路、電路及校準狀態。
掃一掃,關注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