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CAI 700M HFID Analyzer 的維修與保養需嚴格遵循制造商的技術規范,以確保儀器的長期穩定性和測量精度。以下是關鍵維護要點的詳細說明:
一、校準與性能驗證
日常校準
零點校準:建議每兩周進行一次,使用高純氮氣(純度≥99.99%)或清潔空氣作為零氣,通過觸摸屏進入 “Calibration" 菜單,選擇自動校準模式,確保零點漂移不超過量程的 1%。
量程校準:每月進行一次,使用與量程匹配的標準氣體(如甲烷或丙烷),濃度需覆蓋儀器量程的 80%-100%。校準前需預熱儀器至少 2 小時,并確保環境溫度穩定在 20-25℃。
自動校準設置:可通過菜單配置每小時、每日或每周的自動校準計劃,支持多量程同時校準。校準氣體可選擇零氣或零氣 + 標氣組合,并通過內部泵或閥門引入系統。
年度計量校準每 2 年需委托第三方機構進行全面計量校準,確保測量精度符合 EPA 或 ISO 標準。校準報告需妥善保存,作為合規性證明。
二、預防性維護
清潔與保養
外部清潔:使用干燥或微濕的軟布擦拭機身,避免水或溶劑接觸顯示屏及接口。測試端口和連接器需定期清潔,步驟如下:
用壓縮空氣吹除灰塵;
用蘸有乙醇的無絨布擦拭(女性連接器需避免刮傷中心導體);
用低壓壓縮空氣干燥。
過濾器更換:采樣入口的 4μm 粉塵過濾器每 3 個月更換一次,若環境粉塵較多(如工業現場),需縮短至每月更換。
電池管理
電池類型:確認儀器使用的電池型號(如鋰電池或堿性電池),建議使用原廠配件以確保兼容性。
更換步驟:
關機并斷開電源;
按手冊指示打開電池倉蓋(可能需螺絲刀);
取出舊電池,注意正負極方向;
安裝新電池并固定,確保連接牢固。
長期存儲:若儀器需長時間存放,應取出電池并定期充電(鋰電池建議每 3 個月充放電一次)。
固件升級訪問 CAI 下載最新固件,通過觸摸屏 “System" 菜單進行升級。升級過程中需保持電源穩定,避免中斷。若升級失敗,可嘗試重新下載固件或聯系技術支持。
三、故障排查與維修
常見故障處理
零點漂移超范圍:檢查零氣純度、過濾器是否堵塞或氣路泄漏,重新校準并清潔氣路。
顯示異常:檢查電源連接、信號線是否松動,嘗試重啟儀器。若屏幕仍無顯示,可能涉及背光或主板故障,需聯系授權服務中心。
傳感器響應緩慢:清潔或更換火焰離子化檢測器(FID)的噴嘴,檢查氫氣和空氣流量是否正常。
專業維修以下情況需聯系 CAI 授權服務中心:
內部組件損壞(如射頻模塊、電路板);
校準失敗且無法通過常規維護解決;
涉及安全或合規性的問題(如防爆認證部件損壞)。
四、存儲與運輸
短期存儲:關機后放置在干燥、通風的環境中,避免陽光直射。建議每季度通電運行一次,防止電容老化。
長期存儲:
清潔并干燥儀器;
裝入原廠包裝,使用防震材料固定;
存儲溫度為 - 20℃至 50℃,濕度≤85%(無冷凝)。
運輸:必須使用原廠包裝,確保在運輸過程中免受振動和沖擊。若通過快遞發送,需購買運輸保險并標注 “易碎"。
五、保修與合規
保修條款:儀器通常提供 1 年有限保修,覆蓋材料和工藝缺陷。保修不包括人為損壞、未經授權的維修或耗材(如電池、過濾器)。如需保修服務,需提供購買憑證并將儀器寄至指定服務中心。
合規認證:定期檢查儀器是否符合當地法規(如 EPA、ATEX),必要時更新認證文件。
六、文檔與記錄
維護日志:記錄每次校準、清潔、部件更換的時間和內容,便于追溯和分析儀器性能變化。
技術文檔:妥善保存用戶手冊、校準報告、保修卡等文件,作為操作和維修的參考依據。
掃一掃,關注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