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福斯 Y 型截止閥(Flite-Flow 主蒸汽隔離閥)的維修與保養需嚴格遵循操作規范,以確保其在高溫高壓環境下的安全可靠運行。以下結合行業標準與實際案例,提供系統性的維護方案:
一、維修前準備與安全措施
隔離與泄壓
維修前需切斷蒸汽源,關閉上下游隔離閥,通過放空閥將管道內壓力降至常壓,并確認溫度低于 50℃。對于電動或液動執行機構,需斷開電源或液壓系統,懸掛警示標識。
工具與備件
準備專用工具(如螺栓拉伸器、研磨設備)、密封件(O 型圈、波紋管)、潤滑脂(推薦福斯 TRAMLUB 384 G PLUS 全合成潤滑脂,適用于高溫高壓環境)及扭矩扳手。
二、解體與檢查
解體步驟
拆除執行機構與閥桿連接銷,分離執行機構。
使用螺栓拉伸器松開中法蘭螺栓,移除閥蓋組件,注意記錄螺栓扭矩值以便回裝時參考。
取出閥芯、閥桿及波紋管組件,觀察密封面磨損情況。對于楔式雙閘板結構,需檢查閘板與閥座的貼合度。
關鍵部件檢測
密封面:用紅丹粉檢測閥芯與閥座的接觸線,若寬度不足或存在斷續,需進行研磨。研磨步驟包括粗磨(80#-280# 研磨膏)、中磨(W5 微粉)和細磨(機油拋光),最終需達到連續光亮的密封帶。
波紋管:外觀檢查是否有裂紋、變形或腐蝕,采用氦氣檢漏儀進行氣密性測試(壓力 0.3MPa,保壓 30 分鐘,泄漏率≤1×10?? Pa?m3/s)。若發現泄漏,需整體更換波紋管組件。
螺栓與墊片:檢查螺栓螺紋損傷情況,使用超聲波測厚儀檢測螺栓伸長量,超過設計值 2% 時需更換。墊片需一次性更換,優先選用金屬纏繞墊或石墨復合墊。
三、修復與組裝
密封面修復
輕微磨損可通過研磨修復,嚴重損傷需堆焊后車削加工,再進行精細研磨。研磨過程中需保持工具與密封面垂直,避免偏磨。
波紋管更換
安裝新波紋管前,需確認其規格與原部件一致,并進行壓力測試(設計壓力的 1.5 倍,保壓 10 分鐘無泄漏)。安裝時注意波紋管的壓縮量,避免過緊或過松。
組裝與緊固
按解體逆序回裝部件,密封面涂抹高溫潤滑脂(如福斯 TRAMLUB 384 G PLUS)。中法蘭螺栓需分三次緊固:初緊(50% 扭矩)、復緊(80% 扭矩)、終緊(100% 扭矩),扭矩值參考閥門手冊或行業標準(如 M24 螺栓終緊扭矩約 508N?m)。
回裝執行機構后,手動測試閥門啟閉靈活性,確認無卡澀或異常阻力。
四、保養與定期維護
日常巡檢
檢查閥門外表面是否有泄漏、結垢或腐蝕,特別是波紋管接口處。
監測執行機構壓力(如氮氣壓力應維持在 198bar 以上)、溫度及振動情況,發現異常及時處理。
潤滑與密封
閥桿螺紋每季度涂抹高溫潤滑脂,波紋管密封處每年注入專用密封脂(如含石墨的全合成潤滑脂),防止氧化與磨損。
檢查填料函壓蓋松緊度,若泄漏量超過標準(如蒸汽泄漏≤5 滴 / 分鐘),需添加或更換填料(推薦柔性石墨填料)。
功能測試
每半年進行一次啟閉試驗,記錄啟閉時間(快速關閉應≤5 秒)及行程偏差(≤±2mm)。
每年進行一次壓力測試,測試壓力為設計壓力的 1.1 倍,保壓 15 分鐘無泄漏。對于電動執行機構,需檢查限位開關與反饋信號的準確性。
長期停用維護
若閥門需長期停用,應清潔內部并涂抹防銹油,關閉進出口閥門,定期手動啟閉以防止密封面粘連。
五、常見故障處理
故障現象可能原因解決方案
閥桿泄漏填料老化、壓蓋松動更換填料,調整壓蓋螺栓扭矩
密封面泄漏磨損、劃痕或腐蝕研磨或更換閥芯 / 閥座,重新檢測密封性能
執行機構卡澀潤滑不足、部件變形清潔并潤滑運動部件,校正或更換變形件
啟閉時間異常彈簧疲勞、液壓油污染更換彈簧,清洗液壓系統并更換抗燃油
波紋管失效疲勞裂紋、焊接缺陷整體更換波紋管組件,重新進行氣密性測試
六、文檔管理與記錄
每次維修保養需詳細記錄以下內容:
維修日期、部件更換清單及批號。
螺栓扭矩值、密封測試壓力及結果。
功能測試數據(啟閉時間、行程)及異常處理過程。
建議建立電子檔案,以便追溯維護歷史與預測性維護分析。
七、特殊注意事項
波紋管保護
避免在波紋管上直接施焊或過度彎曲,運輸與安裝時需使用專用支架防止變形。
高溫環境維護
運行中需監測閥體溫度分布,避免局部過熱導致材料性能下降。對于保溫層破損處,應及時修復以減少熱損失。
法規與標準遵循
維修需符合 ASME B16.34、NRC RG 1.70 等標準,涉及核電廠的閥門還需遵循 10 CFR Part 50 附錄 B 的質量保證要求。
掃一掃,關注微信